東南銳評:校園食安問題務必“零容忍”
2024-03-19 21:26:4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食品安全尤其是校園食品安全,是事關重大的民心工程,用怎樣的高規格強調都不為過。然而,就是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的學生餐,最近又出狀況了。據福建海博TV報道,福建省供銷云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福供云廚”)存在將學生餐分包、轉包的行為,并披露了轉包后的制餐企業存在食品衛生、安全隱患的問題。 一邊是無菌車間的潔凈度高達十萬級,米飯菜品操作流程都是自動化,從食材集采到自主加工再到熱(冷)鏈配送都有規范的流程;一邊是渾濁的洗碗水、一地的垃圾、破舊的出風口塑料袋,后廚工作人員用嘴撕開食物包裝袋……看似云泥之別的食品加工場景,產品卻都是貼著“福供云廚”標簽的學生餐,后者為前者進行“代加工”。學生餐的食品安全“一地雞毛”,而學生家長關于“難吃”“腸胃炎”的吐槽,也得到了事實印證。 學生餐被轉包事件被曝光,當地市場監管局通報已第一時間約談相關企業負責人,針對曝光問題一查到底。約談,是一個明確信號,表明了監管部門對校園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當事方“福供云廚”也發布致歉聲明稱,表示將繼續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宗旨,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服務與支持。食品安全出了狀況,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是當務之急。至于后效如何,我們持續觀望。 校園是個敏感的地方,一旦發生了食品安全漏洞,勢必引起輿論強烈關注。對于校園食品安全的聲音已有很多,具體到這起事件,我們要厘清一些客觀原因,從它們身上找到問題的緣由。譬如學生餐為什么會被分包、轉包,還在于“福供云廚”消化不了那么多需求,于是就動起了轉包的心思。那么,在公開招標的時候,除了對供應商生產環境、硬件條件等環節的考察之外,是否還要對產量進行嚴格核算?很多數據不是聽商家說說而已,而是要去現場調查研究。這個“親力親為”,還需要執行到位。 還有一個細節,就是轉包后的制餐企業在送餐到學校的時候,得穿上標有“福供云廚”標志的小馬甲,有專人帶路,才能進得去。這個情況說明學校在把關的時候,并沒有盡到“守土有責”——僅憑著一個馬甲和一張熟臉,被轉包的學生餐就能暢通無阻,是否說明在交接環節上存在瑕疵?我們無意當“事后諸葛亮”來指指點點,但食品進入校門又的確是一個重要的關口。要真正給學生和老師們舌尖上的安全,這個環節還需要慎之又慎。 此外,還有一個場景讓人印象深刻,就是轉包后的制餐企業員工給餐車貼條子,邊說“這是做樣子”邊拍照上傳。拍照上傳原本是技術上的加持,現在卻成了可有可無的“稻草人”,這是我們需要深刻反省的。數據掃碼、軌跡定位、人臉識別……當學生餐被衍生成一個產業鏈時,我們就要利用科技手段來進行拱衛。事實上,這一“工具箱”的應用并不難實現,只是“愿不愿意”而已。當食品安全出了狀況,就更給我們提醒在這方面的加強。畢竟,亡羊補牢,也猶未為晚。 入口的東西,事關身體健康,不能不慎重行事。尤其是校園這種人員密集、用餐量大的地方,一旦出了食品安全事件,那大概率都不是小事,因此,對學生餐被“貼牌生產”這事,務必要“零容忍”。都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這一所有人的共識,還請真真切切地把它落實到食品安全上!(謝偉鋒)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