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群”中來到“群”中去
2025-08-18 19:14:0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所在,在互聯網深度融入社會生活的當下,秉持從“群”中來到“群”中去的理念,巧妙運用線上社群平臺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已成提升治理效能、穩固執政根基的必然選擇。這要求黨員干部既要敏銳捕捉線上社群傳遞出的民意“信號”,又要深入線下群眾中間切實解決實際問題,達成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構建起完整的治理閉環。 堅持線上線下雙軌并行是踐行新時代群眾路線的關鍵所在。基層治理核心在于人,落腳點在于服務。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普及,微信群、QQ群等線上社群平臺已成為群眾表達訴求、反映問題的重要渠道。然而,線上信息的匯聚僅僅是個開端。毛主席那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在數字時代依舊閃耀著真理的光芒。線上訴求往往需要線下核實,線下關切也需要線上回應。唯有將“鍵對鍵”的高效便捷與“面對面”的深度感知緊密融合,深入群眾之中,察實情、聽真話,方能為精準施策奠定堅實基礎。 深刻把握“線上之群”與“線下之群”的辯證統一關系,是提升治理精準度的有效路徑。從“群”中來,著重強調依托線上平臺,廣泛、高效地搜集民意。這些“指尖上的議事廳”,能夠讓我們在第一時間感知社情民意,為科學決策提供豐富素材。到“群”中去,則強調必須走出屏幕,下沉到治理末梢,面對面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線上信息的價值,最終要在線下實踐中得以檢驗和實現。 踐行從“群”中來到“群”中去能夠顯著提升基層治理的效能與溫度。其一,它極大地增強了治理的精準性。線上平臺恰似靈敏的“探測器”,能夠迅速定位問題焦點,避免治理資源的“大水漫灌”和盲目施策。其二,它有效提升了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與滿意度。當群眾在線上反映的問題得到線下實質性的重視和解決,他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自然會高漲,對治理成效的認同感也會顯著增強。其三,它有力地密切了黨群干群的血肉聯系。黨員干部俯下身子深入群眾,用心用情用力辦實事、解難題,這是贏得民心、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 從“群”中來到“群”中去的本質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數字時代的創新發展與生動實踐。“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這句古訓,深刻揭示了民心向背決定政權興亡的真理。回望歷史,我們黨正是依靠“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一制勝法寶,才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進入新時代,面對基層治理的新形勢新任務,我們更需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將線上平臺視作密切聯系群眾的新橋梁,把線下深入作為服務群眾的主陣地,充分尊重和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同時,必須高度警惕脫離群眾的危險傾向。正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的一些案例所警示的,少數干部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滿足于線上“鍵對鍵”,卻疏于線下“面對面”,甚至出現貪腐問題,嚴重損害黨的形象,割裂黨群關系,教訓極其深刻。這就要求我們,務必將“線上”與“線下”統一于服務群眾的實踐之中,堅決杜絕任何形式的脫離群眾現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基層治理堅持從“群”中來到“群”中去,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必答題,也是回應人民期盼的應有之義。黨員干部要終堅守人民立場,自覺踐行群眾路線,善于從“線上之群”汲取智慧力量,勇于到“線下之群”展現擔當作為。唯有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渠道,將數字賦能的效率優勢與深入群眾的傳統優勢相結合,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才能讓基層治理更具精度、更有溫度、更富成效。(楊志)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