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包袱是為了更好擔責任
2025-09-10 10:25:31?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為的是讓基層把更多時間用于抓工作落實。減負是方法、是手段,促擔當是目標、是方向。本期大家談,我們選刊3篇來稿,與讀者一起探討如何錨定目標、校準方向,更好實現真減負、減真負。 ——編者 松綁不能松勁 鄭鑫 當前,各地持續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鞏固拓展為基層減負實效。與此同時,個別地方將減負異化為減責任、減擔當,值得警惕。 比如,有的地方工作節奏放緩,干部干事創業的緊迫感不足、精氣神弱化,“推一下動一下”的懶散之風悄然抬頭;有的干部拼闖勁頭不足、主動作為意識欠缺,存在“負擔減了,責任也放下了”的消極心態;還有的單位因擔心“踩線”,取消必要的考核,昔日行之有效的管理抓手棄之不用。這些情況蔓延,不僅會削弱前期減負成效,還會導致政策落實打折扣。 減負不是減責,松綁不能松勁。減負的目的是讓基層干部擺脫束縛、輕裝上陣,把更多精力用在務實功、求實效上,絕非減責任、減擔當。糾治偏差,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施策,從應減之負、應盡之責兩個方面同步發力,既持續為基層卸下包袱,更著力為干部擰緊責任“發條”,推動基層干部以更飽滿的熱情、更務實的作風投身工作。 減量也要提質 張麗君 文山會海得到治理,“指尖負擔”顯著減輕,一段時間以來,各地落實為基層減負要求,取得扎實成效。 然而,個別地方存在“減量也減質”的情況,偏離了減負的初衷。有的地方在落實“嚴控文件數量”“嚴格精簡會議”要求時,把必要的溝通也一并省了;有的地方在壓縮報表的同時,對群眾訴求的收集籠而統之,不利于精準施策;還有的以降低督查檢查考核頻次為由,對落實情況疏于監督。這些看似是嚴格執行減負要求,實則是對減負的誤讀。 減負不是降低標準,更不能忽視效果。事實上,減負就是為了讓基層干部可以高標準完成任務。文件少了穿靴戴帽,更應該注重言簡意賅;開會更應在解決問題上謀良策、出實招。落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既要重視量的管控,更要注重質的提升。始終堅持效果導向,厘清職責邊界,健全考核評價機制,才能推動減負不斷取得新成效,更好促進基層干部敢于擔當、善于作為。 用好群眾視角 苗向東 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是感知民生冷暖的“毛細血管”,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為基層減負的成效最終要體現在群眾滿意度上。 持續深化為基層減負工作,要善用群眾視角。上海閔行區馬橋鎮在居村績效考核中,將群眾評價權重提升至60%,變考臺賬為考口碑,讓居村干部負擔減下來、服務優起來;浙江杭州蕭山區臨浦鎮在考核中,充分運用民生實事督查等各類日常性專項督查、檢查結果,變“集中考核”為“重在平時”,負擔減了,干部服務群眾的質效高了。減負工作以群眾滿意為標尺,堅持問效于民,有助于推動基層干部以實干擔當破解民生難題。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基層干部從填表格、做臺賬中騰出來的時間,是不是用于服務民生、解決問題,群眾心中有一桿秤。用好考核指揮棒,讓基層干部放下包袱多干事、干成事,才能讓減負成效更好惠及廣大群眾。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