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協同打造世界一流民營企業
2025-09-11 10:43:13?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往往不靠企業“單打獨斗”,而靠“團體作戰”。加快構建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一流創新創業生態,推動融合式發展、集群式發展,至關重要。 前不久,全國工商聯發布“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榜企業無論是從規模、活力或是創新力看,都屬于我國一流民營企業,代表了我國民營經濟的發展水平,堅定了發展的信心和底氣。 民營企業是市場經濟最活躍的微觀主體,是促進創業就業、提高人民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載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2023年7月份出臺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2025年4月份發布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繼出臺,有力推動了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024年登記注冊的民營企業數量達到5650.4萬戶,占企業總量的92.3%。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超過42萬家,占比達92%以上,2024年民營企業首次成為我國高技術產品的最大進出口主體,一大批充滿活力的民營企業脫穎而出。全國工商聯發布調研報告顯示,2024年,民企500強入圍門檻已經提高至270.23億元,營收總額達43.05萬億元;戶均營收861.02億元,較上年增長2.72%;營收超過千億元的企業共105家,較上年增加8家。 也要看到,我國民營企業500強實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比如,創新研發能力仍然不足,企業產權和法人治理體系仍需完善,企業績效和國際化程度仍待提高。特別是近期,我國民營企業發展面臨全球價值鏈重構、競爭壓力加大等諸多外部挑戰,如何在創新中尋找出路、實現突破、發展壯大,是當前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往往不靠企業“單打獨斗”,而是靠“團體作戰”。加快構建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一流創新創業生態,推動融合式發展、集群式發展,至關重要。下一步,應從存量和增量政策著手,著力解決政策“最后一公里”問題,扎實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到位,多方協同搭建更為廣闊的舞臺,支持、引導、鼓勵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勇擔重任、善作善成,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參與現代化建設中做強做優做大。 建立世界一流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不僅是一個國家的“金字招牌”,更是衡量該國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結合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在政策、服務和生態體系建設方面開展突破性探索,打造區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民營經濟集群,推動民企加快提升全球資源配置力、技術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秉承“向新而行”“向質而動”方向,圍繞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共同發力,推動構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強強聯合,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龍頭帶動、重點突破、梯隊協同的產業鏈創新發展格局。以更大力度加強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協同發展,推動民營企業創造更多有行業貢獻和社會效益的科技成果。鼓勵和引導頭部民營企業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深層次合作,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產業創新構筑競爭新優勢。 全面提升現代企業治理水平。打造具有世界一流競爭力的企業,并不是一心求大,而是幫助企業從大變強變優,從國內走向國際,對接國際標準和規則,推動“硬實力”和“軟實力”雙提升,助力企業在參與全球競爭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堅持長期主義,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建立完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提升現代管理水平,聚焦專業領域,深耕優勢領域,在所屬行業領域不斷增強競爭力。堅持在開放中促發展,在發展中謀開放,跳出自身企業看企業,跳出中國企業看企業,積極融入全球產業分工,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標桿企業。 (作者系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