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鄉村教師更多支持與關懷
2025-09-15 09:44:16?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光明時評】 劉玉忠踏泥濘勸學、傾積蓄助困,扎根邊陲鄉村育人40載;被孩子們稱作“秦媽”的秦春娟多次拒絕進城機會,潛心鉆研、用心教學,奮勇爭當學科教學帶頭人;河北保定學院畢業生赴疆任教群體25年接力西行,用愛澆灌一棵棵“小紅柳”……日前,中央宣傳部和教育部發布了2025年“最美教師”,全社會無不向他們投以尊崇的目光。他們中有一群人,在山高水遠處播撒知識的種子,在鄉間田野點亮夢想的火炬,縱使艱辛仍不改無悔的誓言,每一個事跡都讓人動容。沒錯,他們就是鄉村教師。 近年來,通過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以下簡稱“特崗計劃”)、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等制度安排,數百萬教師積極投身鄉村教育事業。其中,特崗計劃已累計為3萬多所農村學校補充教師約118萬人。截至2024年年底,全國鄉村(不含鎮區)義務教育學校專任教師達181.77萬人。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特崗教師代表回信,禮贊他們“潛心耕耘、默默奉獻,展現了人民教師的情懷和擔當”,勉勵他們“繼續堅守教育初心,不斷提高教書育人本領,用心用情呵護引導孩子們健康成長,努力培養出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貢獻”。讓我們向這些堅守鄉村、潛心育人的人民教師真誠地道一聲:“辛苦了!” 沒有留戀城市的繁華,他們毅然轉身,奔赴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站上鄉村的三尺講臺,全心全意傳道授業解惑。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也沒有什么驚心動魄,唯有日復一日的辛勤耕耘與默默堅守。 他們似汩汩清泉,滋養充滿求知渴望的心靈,給予信心與勇氣,讓鄉村的孩子們也敢于筑夢、勇于追夢。他們為孩子們打開一條條走出大山的路,去擁抱更大的世界,創造人生更多的可能。他們是耀眼的星火,共同點燃鄉村教育的熊熊火炬,助力推進教育公平,讓廣袤田野沉淀為精神沃土,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希望。 近段時間,清華在讀博士生龐眾望的勵志人生引人落淚。從河北農村到科研報國的寬廣舞臺,一路走來,他至今仍感恩“年少時被饋贈的種子”,感懷鄉村教師們的“樸素與真誠”。人們刷屏式傳播他的人生故事,何嘗不是對公平而有質量教育的深情禮贊?我們深知,來自鄉村教育的托舉,對個體、鄉村甚至一個國家,到底意味著什么。 廣大鄉村教師群體發自內心的對教育的熱愛令人動容,他們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無私奉獻讓人感佩,他們挺身而出勇扛責任的擔當使人肅然起敬。但別忘了,他們也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也追求幸福的生活,期盼美好的未來。與城市相比,在鄉村任教要克服更多的困難,面臨更多的挑戰,也因此,我們要給予鄉村教師更多支持與關懷,用心呵護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讓他們的人生綻放更璀璨的光芒。 期待全社會都來關心鄉村教師,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和職業榮譽感,改善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強化各方面的保障。同時,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專業技能培訓,暢通他們的專業發展、職業晉升之路。讓鄉村教師成為有尊嚴、有盼頭的職業,讓“留下來”不僅是基于他們樂于奉獻的精神境界,更出自真正的人生選擇。 當更多有生力量加入其中,教育這個推動鄉村現代化的引擎將更加有力,更多的希望也將在鄉村升騰而起! (作者:王 丹)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