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7-26讓不文明游客“一處不文明,處處步難行”
- 2018-07-25建設美麗家園 讓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觸手可及
- 2018-07-25開展課后延時服務不能只盯著學校
- 2018-07-24防范“招聘陷阱”網絡平臺不能做旁觀者
- 2018-07-19“拒收現金”也是一種“霸王條款”
- 2018-07-19莫讓天價茶毀了大師的名頭
- 2018-07-18停車場無人收費不代表可以無人管理
- 2018-07-18“小學化”難治是教育管理“蹺蹺板”作怪
- 2018-07-18靠“編故事”撐起的“天價茶”能挺多久
- 2018-07-17“后高考”消費也是教育契機
- 2018-07-16“晉江經驗”引領下的全面發展之路
- 2018-07-12多方合力共治讓舊手機數據無法“復活”
- 2018-07-12保護二手手機信息不能靠“君子協定”
- 2018-07-12讓“無障礙”名副其實需要“各司其職”
- 2018-07-10“無人貨架”是時候去虛火了
- 2018-07-05“不走程序,直接開罵” 這是病得治!
- 2018-07-05監管世界杯賭徒應該“與時俱進”
- 2018-07-04為學生減負的每一次有益嘗試都值得點贊
- 2018-06-28回鄉老干部是鄉村振興的有生力量
- 2018-06-28鄉村振興需要新鄉賢的加盟和引領
- 2018-06-26包容審慎是對“網約房”的理性態度
- 2018-06-26禁止智能手機進校園是對學生的有效保護
- 2018-06-22不能縱容小賣部“大錯不犯小錯不斷”
- 2018-06-21端正價值觀是中小學生打開小視頻的正確方式
- 2018-06-14讓健身卡轉“悲”為“喜”要多途并進
- 2018-06-14“健身5分鐘拍照兩小時”不過是自欺欺人
- 2018-06-12對學生欺凌不能只追求處理時間
- 2018-06-06大學生歡樂調侃“禁足”體現一種進步
- 2018-06-06大學生被“禁足”不是法治社會該有的模樣
- 2018-06-01規范短租房市場需要立法并行
- 2018-05-31給兒童一個安全的環境需要社會的協同合作
- 2018-05-29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方能擺脫網絡“漩渦”
- 2018-05-29“吸血鬼”療法出沒,“鐘馗”呢?
- 2018-05-29方形印章豈能成結婚攔路虎
- 2018-05-22“光盤行動”需要常態化社會機制
- 2018-05-22盛宴成“剩宴”,需正“食育”之根
- 2018-05-21打擊個人信息侵權不能讓消費者單打獨斗
- 2018-05-21空間共享廁所別成了“兔子的尾巴”
- 2018-05-21“共享廁所”需要得到更多響應
- 2018-05-21治理短信騷擾,運營商當義不容辭
- 2018-05-15“教練技術”需要規范而不是禁止
- 2018-05-15不能任由“教練技術”笑傲江湖
- 2018-05-15評價可以有,但莫超出服務邊界
- 2018-05-15評價乘客“顏值爆表”損害的是滴滴的顏值
- 2018-05-10多措并舉讓“閩字號”邁入“質量時代”
- 2018-05-10“全程留痕”讓行政執法更陽光
- 2018-05-07文明出行要架起心中的“紅綠燈”
- 2018-05-07“集贊免罰”有創新也要看“成效”
- 2018-05-04實行“首席審批官”獲益的不止是群眾
- 2018-05-04優化營商環境需“軟硬件”同時發力
- 2018-05-02別讓“天價茶”攪了涵養文化的平常心
- 2018-04-26國人熱衷海淘藥品還需全面客觀看待
- 2018-04-23家長當面試“考官”別只看表面“新鮮”
- 2018-04-23“家長當考官”是對家長權利的尊重
- 2018-04-20讓“紙箱共享站”成為“綠色收發站”
- 2018-04-20平安舉報平臺是網絡版“朝陽群眾”
- 2018-04-20快遞紙箱“共享”還需更多配套措施
- 2018-04-18拓寬“網證”使用功能,讓百姓生活更便利
- 2018-04-13給茶葉“講故事”沒錯,但造假違法
- 2018-04-10丟掉成見才是教輔APP的正確打開方式
- 2018-04-10不能讓教輔APP野蠻生長
- 2018-04-10汽車“電子病歷”,實現多方共贏
- 2018-04-03危廢品監管要擦亮眼睛,執法也要攥緊拳頭
- 2018-04-03“互聯網+”信息監管背后的意義重大
- 2018-04-02便民高效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底色
- 2018-03-30“5元套餐”,吃出素養愛心才有價值
- 2018-03-30大學餐廳要“良心價”更要光盤意識
- 2018-03-27共享汽車上路,規則必須先行
- 2018-03-27“明廚亮灶”須獎勵與強制并行
- 2018-03-27“明廚亮灶”讓陽光味料浸入每道佳肴
- 2018-03-23做好事多點“下意識”社會才更暖心
- 2018-03-20教師信用與利益掛鉤是育人抓手
- 2018-03-20新零售莫忘品質和服務初心
- 2018-03-13少些“不領情”,求取教育改革最大“公約數”
- 2018-03-13“推遲上學時間”,眼睛不能只盯著學生
- 2018-03-09“快遞+便利店”是雙贏模式
- 2018-03-08“相親族”婚戀不僅是“家務事”
- 2018-03-08婚介“小高峰”,謹防“大騙子”
- 2018-03-06駕培開啟“溫柔”時代,有些問題不能忽視
- 2018-03-06“女子教練班”不僅糾正對女教練偏見
- 2018-03-06女教練受青睞背后的訴求更值得關注
- 2018-03-02便利店代收快遞不能只圖“利”
- 2018-03-01站在"風口"的"跑腿公司" 能否"御風而行"?
- 2018-03-01"跑腿公司"重出江湖 未必能跑出"新意"
- 2018-03-01“跑腿公司”不能被糾紛撞折了腰
- 2018-02-28讓“好人聯盟”成為永恒的燈塔
- 2018-02-28壯大好人隊伍 讓有德者有得
- 2018-02-28“免寫作業”的福袋可以多一些
- 2018-02-26學生早到晚到,關鍵在于民意“簽到”
- 2018-02-24推遲上學時間 學“困”生給善政點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