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 東南網5月28日訊(通訊員 田禧娜 陳深 文/圖)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鄰里和諧,增強凝聚力,5月28日,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退役軍人服務站聯合照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粽夏縈香 端午安康”文明實踐活動。 活動伊始,志愿者們將準備好的糯米、粽葉、紅棗、棉線等材料整齊地擺放在桌上。隨后,幾位擅長包粽子的“阿婆”當起了“老師”,拿起粽葉,一邊熟練地示范著包粽子的步驟,一邊耐心地向大家講解著技巧,從粽葉的折疊、糯米的裝填,再到如何巧妙地包裹、用棉線扎緊,每一個環節都展示得細致入微。 周圍的居民和志愿者們被“阿婆”們的精湛技藝所吸引,紛紛圍坐過來,目不轉睛地觀察著,認真學習著每一個動作。在大家動手包粽子的過程中,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則為大家講述端午節的歷史淵源以及與之相關的愛國故事,讓每一個參與活動的人,在感受傳統節日歡樂氛圍的同時,也深刻領悟到端午節背后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內涵和愛國情懷,進一步營造擁軍崇軍的良好氛圍。 經過一番忙碌,一個個形狀各異的粽子在大家手中誕生。包粽子結束后,志愿者們并沒有停下忙碌的腳步,他們將一部分煮好的粽子精心打包,深入村里的困難群眾和退役老兵家中。每到一戶,志愿者們都親切地與他們嘮家常,詳細詢問他們近期的生活狀況,了解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將飽含心意的粽子送到他們手中,讓他們切實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退役老兵們接過粽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份銘記于心的尊崇感也油然而生。 此次活動傳遞了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營造了擁軍優屬的濃厚氛圍。下一步,常太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將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切實為退役軍人解難題、辦實事,不斷增強退役軍人的獲得感、幸福感,讓退役軍人感受到家的溫暖和社會的尊重。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