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20日訊(本網記者 陳艷 通訊員 陳君麗)三年累計放款4561筆、21.7億元!南平市工商聯創新推出的“郵商貸”機制交出了這樣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為探索政銀企合作推動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新路徑,近年來,南平市工商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重要指示精神,通過構建“商會+金融”新模式,推出“郵商貸”機制,架起政銀企合作橋梁,有效破解鄉村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 統籌推進,搭建融資“金平臺” 南平市工商聯結合省委“三爭”行動和市委“五增”目標大局,深入調研企業痛點,成立專項工作組精準對接需求,宣傳引導“郵商貸”工作展開。 試點先行是關鍵一步。南平市工商聯以建陽區為試點,率先設立了全市首家“郵商貸”工作服務站,該服務站成為深化銀商企合作的前哨站。在此基礎上,南平市工商聯快速并快速將“郵商貸”平臺向全市138個鎮街商會覆蓋,服務鎮街商會會員。同時延伸到市縣級青商會等工商聯所屬商會,有效提升商會會員獲得感,推動商會發展壯大。為確保平臺高效運行,南平市工商聯通過定期召開協調會、座談會、“茶敘會”,及時疏通堵點,鼓勵服務創新,提升服務質效。 成效是硬道理,建甌市東游鎮商會會長欣喜地告訴記者:“‘郵商貸’為我們解決了大難題,商會會員企業從最初的13家快速壯大到60家! 因企施策,實現服務“零距離” 項目推進過程中,郵儲銀行南平市分行組建金融服務團隊,選派專屬客戶經理入駐商會,主動上門收集訴求,能辦即辦;對難點問題主動聯系政府部門幫助解決并跟蹤落實,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在確保精準對接服務方面,金融服務團隊深入鎮街商會宣傳“郵商貸”產品特性與七大惠企優勢,采取一企一策、跟蹤服務等方式精準對接,為企業紓困解難。武夷山市嵐谷鄉商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前,嵐谷鄉一家包裝企業遭遇災害,經營陷入困境。武夷山郵儲支行快速響應,開辟綠色通道,較短時間內為其發放了50萬元救急貸款,助其迅速恢復生產。” 與此同時,科技賦能的引入既拓展了線上服務渠道,也提升了貸款辦理效率。通過組建線上融資對接群,各類信貸金融產品及優惠信息得到及時推送;運用信息技術實現“三優先”全流程服務(受理、審批、放款)在線審批;借助移動終端、手機銀行等線上工具,銀行工作人員甚至能“駐村服務”,讓鄉村企業家足不出戶也能便捷辦理貸款。 防控風險,打造信用“強支撐” “郵商貸”將風險把控作為重中之重。一方面要求鄉鎮(街道)主動擔責,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日常管理及信用信息的收集,并及時反饋給商會。鎮街商會則充分發揮“知根知底”的天然優勢,對申請貸款的企業進行前置的安全和信用把關,將匯總信息提供給郵儲銀行參考,從源頭上降低了還款風險隱患。另一方面,商會聯合銀行常態化走訪會員企業,既了解經營困難,也同步開展信用宣傳,引導企業珍視信用、合規經營。同時,建立信息報送機制,促進各商會間在“郵商貸”推進中的經驗交流與互學互鑒,將信用培育貫穿始終。 在此基礎上,鎮街商會積極引導獲得信貸支持的會員企業,將資金重點投向鄉村特色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改造升級,鼓勵參與返鄉創業項目,真正讓金融活水澆灌產業沃土,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通過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下沉金融服務、強化風險防控,“郵商貸”為閩北特色產業發展和村民增收提供了金融支持。南平市工商聯表示,將持續完善這一模式,優化服務流程,惠及更多經營主體,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