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經濟新賽道
2025-05-12 11:36:4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剛剛過去的馬拉松“超級周末”,國內有近60場馬拉松賽事開跑,約50萬跑者踏上賽道。賽事舉辦地遍布大江南北,從北京、上海等城市到偏遠縣城,無數跑步愛好者享受了一場周末狂歡。 看勢頭,路跑經濟活力旺盛。中國田協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累計舉辦各級各類路跑賽事749場,賽事總規模達704.86萬人次,較2023年增長100萬人次。其中,頭部賽事的引領增長作用日益明顯,上海、無錫、武漢等多場馬拉松賽事報名人數超過20萬人。上海馬拉松等7場頭部賽事平均直接經濟效益為4.19億元。得益于參與規模大、產業鏈條長、領域覆蓋廣的特點,馬拉松賽事在與文、旅、商、展的深度融合中成為拉動經濟的增長點。 看供給,路跑經濟潛力空間有待進一步釋放。從賽事數量看,一個周末近60場馬拉松賽事已經相當驚人,但是對很多沒有中簽賽事的跑者來說仍然不夠。從賽事形式看,近年來不少地方還舉辦健康跑、歡樂跑等賽事,受到廣大群眾歡迎。在全民健身熱潮日益高漲的背景下,除了馬拉松這樣的高強度運動外,短途路跑賽事也是一個潛在增長點。從賽事服務看,一些頭部賽事運營保障已經很成熟,但是在一些地方,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監管漏洞和服務短板。有的賽事組委會規范化管理不足,賽事服務保障粗放,精細化運營水平還有待提升。 看需求,路跑經濟魅力價值有待持續挖掘。跑步作為一項大眾運動,對體育產業、文化旅游、商貿會展等領域的帶動作用顯而易見。人們愛上跑步不是一天兩天,對路跑賽事的需求也不是一場兩場。旺盛的需求呼喚更多賽事和更靈活的賽事組織形式。比如,探索“一城多賽”的模式,在進一步滿足群眾對優質路跑賽事需求的同時,也持續釋放路跑經濟活力。 看產業,路跑經濟動力培育仍大有文章可做。出現“供需兩旺”的局面時,“量質齊升”也將是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路跑賽事在增加數量供給滿足旺盛需求的同時,更需注重賽事質量。一方面,提升服務保障水平。近年來廣受關注的路跑賽事,都是靠精細的服務保障贏得口碑。這種口碑效應,正是帶動城市文旅、商貿等多種業態的基礎。另一方面,探索更多“路跑+”模式,讓體育消費與日常消費互利共榮。如在賽事舉辦前,開展體育用品展會等系列活動,形成旅游熱潮,產生文體聚合效應。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