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賣慘視頻有違公序良俗
2025-06-25 16:02:15?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近來,造謠者屢屢將鏡頭對準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有人休息片刻被渲染成“猝死”,有人在陽臺小憩被扭曲為“跳樓”……這些經過編造的虛假“悲情場景”,不僅傷害個體尊嚴,更侵蝕社會信任。(6月24日 新華網) 太陽底下無新事。又是把靈活就業群體當劇本主角,又是精心策劃的擺拍視頻,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不得不說,這些賣慘視頻確實是懂蹭熱度、博流量的:外賣騎手、打工人、辛酸……幾個極具沖擊力的主題,極度寫實的“現場”畫面,配上悲情化、煽情性的文案,層層疊加“情感Buff”,沖突感、話題度瞬間拉滿。再加上大眾對外賣騎手這一群體本就比較關注,極易產生共情和同理心。對于這類視頻,很多人確實沒有招架之力。 擺拍虛假視頻,流毒甚遠,危害顯而易見。其一,增加真實求助信息曝光門檻。有數據統計,涉“騎手、網約車司機”謠言年增長率超過150%。擺拍劇本泛濫,謠言漫天風雨,不僅損害了那些兢兢業業跑單賺錢的騎手形象,更會混淆視聽,讓真正有困難的人得不到幫助。畢竟短視頻平臺奉行的是流量邏輯,正因如此,一些戲劇沖突性強、苦難含量較高的視頻更容易搶奪注意力資源。相較而言,那些反映現實困境的真實求助視頻反倒會因為看起來不夠“慘”而被淹沒在信息洪流中。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畸形的“流量膨脹”百害而無一利。 其二,透支社會信任。從“單親父親抱孩子跑外賣”到“幫助困難農戶直播賣貨”,炮制苦情戲碼的賣慘視頻并非個例。這些賣慘的流量生意玩弄了社會樸素情感,褻瀆了公眾愛心。社會信任及其背后的物質資源從來都不是無限的。當社會信任閾值一再下降,不僅會抬高奉獻愛心的行動門檻,于市場經濟而言,也會割裂買賣雙方的信任基礎,最終加大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 社會善意是寶貴的資源,經不起擺拍劇本反復折騰。著眼現實,擺拍賣慘之流已形成完整產業鏈。肉眼看上去鏡頭前面只有一個人,但在鏡頭后面有著一整個運營團隊,從演員到劇本,從場景到道具,從營銷到推廣,各個環節都有“專業人士”助攻。對于這些無底線博流量實施者,相關部門要加強聯動,線上線下同步發力,對上下游全鏈條打擊。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