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高質量兒童醫療衛生服務網
2025-07-02 15:59:25?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兒童健康非小事,是最柔軟的民生剛需。近日印發的《福建省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30年,每千名兒童擁有1.3名兒科醫生、3.1張床位;到2035年,基本形成以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為引領,城鄉均衡、協同高效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這份實施方案,意在編織一張更加細密的高質量兒童醫療衛生服務網,守護好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按照要求,每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配備1名兒科全科醫生,并設定到2025年底兒科常見病診療服務比例達90%以上,如同甘霖滋潤基層兒科服務的土壤;將“兒童治療周期長、費用負擔重的疾病門診費用”納入醫保,精準指向眾多家庭背負的沉重壓力;而加強中醫院兒科設置,鼓勵本省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研發兒童用藥品種,則著力破解家長對用藥安全的憂慮……這些政策組合拳,實實在在擊中兒童醫療資源短缺、分布不均的痛點。 然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并非一日之功。兒科“醫生荒”積弊已久:一方面,培養一名成熟的兒科醫生周期長;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工作高強度、高壓力、相對低回報等職業特點,現有人才隊伍也在不斷流失。我省提出培養復合型人才、傾斜崗位設置,方向可謂正確,但需要具體路徑支撐。比如,如何讓兒科崗位真正成為有尊嚴、有吸引力的選擇?如何確保政策傾斜的陽光能切實溫暖一線醫生的日常?這無疑需要更加精準有效的激勵與保障機制。 其實,早在2023年3月,國家層面就要求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從國家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戰略部署,到福建方案聚焦兒科資源提質擴容,政策傳遞的暖意清晰可感。 當然,醫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最終要落于實處。那就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獲得有質量的健康守護。讓優質兒科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不僅需要硬件設施到位,更需要軟件實力同步提升。倘若基層機構徒有“兒科門診”之名卻無醫療技術過硬之實,或者存在配套支持不足,“高質量服務”的目標恐難真正落地,更談不上惠及每個角落。 我們期待早日織就這張高質量兒童醫療衛生服務網,但更需清醒認識到,每一根線的堅韌,都依賴政策落實的力度、資源投入的精度和留住人才的溫度。無論城與鄉,只有當孩子感冒發燒能在社區解決,家長無需再為小病涌向大醫院,才算得上真正筑牢分級診療的根基,也才能真切丈量出兒童醫療高質量發展的溫度與深度。藍圖已繪就,重在執行,貴在恒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