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技術協同進化,推動AI技術健康向善
2025-07-03 09:34:2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作為人類社會技術發展的新階段,AI技術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新問題、新情況,也給社會治理帶來了新命題、新任務。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日趨成熟,使得AI技術在教育、金融、醫療等領域為人們提供了諸多便利,但利用或者濫用AI技術從事違法犯罪的活動也日益增多,并體現出手段智能化、形式多樣化、鏈條復雜化及影響擴大化等趨勢,因而在法律層面對AI技術的研究、發展及應用進行引導和規范也勢在必行。 AI技術濫用所導致的不法行為的類型,覆蓋了民事侵權、行政違法及刑事犯罪各領域。AI技術發展尚處于弱人工智能階段,其運行的機理、模型、算法以及訓練語料的豐富均依賴于人類操作,并不具有獨立的辨認和控制能力,沒有自主意識,無法自主決策,因此,人工智能目前仍僅是一種技術手段,而非可承擔法律責任的獨立主體。對AI技術濫用行為的治理,應當在認清此類行為系傳統不法行為借助新型技術手段而實施的基礎上,堅持防懲并重原則,在確??萍紕撔路e極性、AI技術合法合規使用的情況下,避免過度監管。 首先,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相關法律規定,引導并規范人工智能技術合規發展、合法應用。針對當前我國涉人工智能立法所存在的立法層級、體系銜接等問題,要通過立法手段,建立健全相關法律規定,完善人工智能發展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應用規范、倫理準則,形成制度合力,確保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在規范的約束下健康發展。 其次,提升專業能力,加強協作配合,減少“犯罪黑數”,提高執法質量。實踐中,利用AI技術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往往具有調查取證難度大、責任追究困難等問題,各職能部門及辦案部門,應當加強專業建設,依托數字賦能,強化技術培訓,提高職能部門對AI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辦案人員辦理新型犯罪案件的能力水平。同時,加強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形成對人工智能的全鏈條監管,擠壓犯罪滋生空間,提高執法質量,為AI技術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執法環境。 再次,充分發揮司法職能,貫徹司法政策,明確裁判規則,實現依法嚴懲和有效保護相統籌。對于現階段AI技術濫用行為,司法部門應當從技術發展的實際出發,依據主觀罪過的不同、因果關系的強弱,準確劃分并追究利用AI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研發設計人、使用人或者平臺的法律責任。另外,司法部門要結合實際,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靈活運用現有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以社會危害性為評價標準,明確裁判規則,對傳統犯罪借助新技術而產生的新樣態進行準確打擊,依法嚴懲涉AI違法犯罪的同時,避免法律規制過嚴而阻礙技術發展。 最后,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提高社會公眾防范意識,強化平臺監管的責任意識,加強源頭治理。通過組織普法宣傳和專題培訓等形式,加強對涉AI技術的安全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對AI技術的認知水平及其潛在法律風險的防范意識,強化平臺對AI產品的監管責任意識,督促平臺落實主體管理責任,從源頭推動AI技術向善發展。 (上海市律師協會理事、上海博和漢商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 王思維)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