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旅“新物種”重塑產業新生態
2025-07-08 09:33:14? ?來源: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機械巨獸成為商業街區潮流地標、廢棄礦坑化身北歐風情的“小冰島”、荒蕪礦山蛻變為文化度假小鎮……這些充滿想象力的蛻變,正在文旅版圖上書寫著嶄新的故事。創新實踐以破圈之勢吸引著年輕消費群體,重塑城市和鄉村的空間價值,為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實踐樣本。(見7月4日《中國青年報》) 諸如機械巨獸等文旅“新物種”的崛起,契合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比如,廢棄礦坑以孤獨美學綻放光芒,令人既能享受慢生活又可拍出美照;“巨熊北北”憑借高科技互動效果,成為城市IP,滿足年輕人對科技感、潮流文化和社交互動的追求;懸崖民宿讓游客置身天上宮闕、絕美夜景,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打卡。這些“新物種”將非傳統文旅資源轉化為情緒消費場域,打造出符合當代消費者認知和審美的“破圈”產品。 文旅“新物種”不僅重塑了空間價值,還為城市和鄉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城市中,廢棄工業廠房改造后,通過技術破界和IP打造,激活城市記憶,讓工業遺產變身城市情感符號。在鄉村,廢棄礦山和“空心村”蝶變為現象級文化度假小鎮,不僅讓隱藏的好風景被發現并賦予新生,還帶動當地就業和經濟發展,提供大量就業崗位,促進了鄉村振興。 激活文旅“新物種”,離不開創新。從內容策劃到產品設計,從運營模式到要素支持,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創新。與藝術家共創、構建完整“生命敘事”、突破文旅邊界等創新實踐,展現了文旅供給主體的活力,也為行業樹立了榜樣。 當然,打造文旅“新物種”并非一帆風順,內容策劃、產品設計、運營團隊、資金投入等方面都面臨著不少挑戰。需要持續探索新的運營模式,解決資金和項目建設要素的保障問題,平衡資金投入的長期化和靈活性。同時,政策也應為小微團隊和個體創業者提供支持,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文旅“新物種”一定程度上體現著文旅產業正迎來重大轉型,它們以創新為驅動,重塑產業新生態。在此背景下,文旅業應把握機遇,不懼挑戰,積極創新,讓更多充滿想象力的文旅“新物種”在大江南北綻放光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