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在蟬鳴與汗水中照見生命的本真
2025-07-08 11:29:4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小暑至,蟬始鳴。當第一聲蟬鳴刺破夏日的沉悶,人們才驚覺,原來盛夏早已悄然降臨。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05度,天氣開始炎熱但尚未達到極致,故稱“小暑”。農諺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道出了這個時節特有的悶熱與煎熬。在這個被汗水浸透的節氣里,我們或許能從最樸素的生存狀態中,重新發現生命的本真。 小暑時節,大地上演著一場無聲的生存戲劇。農人頭頂烈日,在田間揮汗如雨;建筑工人在灼熱的鋼架上勞作,汗水滴落瞬間蒸發;外賣騎手穿梭于熱浪之中,只為將一份餐食準時送達。這些畫面構成了小暑時節最真實的生活圖景。當現代人困在空調房里抱怨天氣炎熱時,那些在戶外堅持工作的人們,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著生命的韌性。 小暑的“暑”字,從日從者,本義即為烈日下的行人。這個字的構造本身,就蘊含著人與自然最原始的對話。古人面對酷暑,不是逃避而是適應,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消暑智慧:搖蒲扇、飲涼茶、食苦瓜、臥竹席……這些看似簡單的應對之策,實則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動體現。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詳細記載了各種清熱解暑的藥材,體現了中醫“天人相應”的整體觀。相比之下,現代人依賴空調制造的恒定低溫環境,某種程度上切斷了與自然節律的聯系,也弱化了身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小暑時節,或許我們應該學習古人的智慧,適度接受炎熱,讓身體記住與自然相處的本能。 小暑如同一位嚴師,用炎熱考驗著每個人的耐心與毅力。在這個節氣里,生命呈現出它最本真的樣貌——沒有矯飾,無需偽裝,只有汗水見證下的真實勞作與生活。俄羅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中寫道:“愛生活本身甚于愛它的意義。”小暑時節的意義,或許就藏在那一片此起彼伏的蟬鳴中,藏在農人黝黑臉龐滾落的汗珠里,藏在你我面對炎熱時依然前行的腳步中。 當夕陽西下,小暑的一天接近尾聲,空氣中仍彌漫著白天積蓄的熱量。但這熱量中,已悄然孕育著對涼爽的期待。小暑告訴我們,生命的美好不僅存在于舒適中,更蘊含在對逆境的克服里。正如那破土而出的蟬,經歷了地下的黑暗,才更珍惜陽光下的歌唱。小暑時節,讓我們在蟬鳴與汗水中,重新發現生命最質樸的力量。(劉純銀)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