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謹防 “情緒中暑”
2025-07-09 11:19:5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最近很多地方都持續高溫,炎熱的天氣讓不少人覺得身體不適、心情煩躁。這些癥狀不僅影響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還可能對健康造成潛在的威脅。因此,夏季在飲食、作息、運動上要把握好度,預防“情緒中暑”尤為重要。(7月9日 《北京青年報》) “情緒中暑” 雖非醫學疾病,卻不容小覷。在高溫(≥35℃)高濕(>70%)環境下,人體下丘腦情緒調節中樞易受刺激,引發內分泌紊亂。輕則煩躁易怒,重則情緒低落、喪失興趣,還常伴隨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問題,嚴重干擾工作與生活。這些異常,正是“情緒中暑”的典型表現。 在高溫天氣里,“情緒中暑”誘因眾多。悶熱環境會降低睡眠質量,導致白天精神萎靡、情緒脆弱;空調房內外溫差易引發身體不適,間接影響情緒;戶外高溫強光加速體力消耗,使人煩躁疲憊。此外,高溫打亂生活節奏,通勤受阻、飲食不規律等因素疊加,都可能讓情緒失控。 調節環境是基礎。盡量避免在午后高溫時段外出,若必須出門,做好防曬降溫措施,隨身攜帶遮陽傘、扇子或小風扇。室內保持通風,空調溫度設置在 26℃左右,既節能環保,又能減少溫差帶來的不適。可以在房間里擺放一些綠色植物,或放上一盆清水,既能調節濕度,又能讓人視覺上感到清爽,緩解燥熱帶來的情緒壓力。 調整生活習慣是關鍵。高溫下需及時補水,多飲涼白開或淡鹽水,減少含糖飲料、酒精攝入,避免脫水引發情緒波動。飲食宜清淡,多吃綠豆湯、西瓜等清熱解暑食物,少吃辛辣油膩品,呵護腸胃健康。此外,應保證充足睡眠,早睡早起,午間小憩 20-30分鐘,助力身心恢復活力。 主動管理情緒是核心。當感到煩躁或低落時,不妨給自己找點“降溫”的事做。聽一段舒緩的音樂,讓旋律撫平躁動的心情;看一本輕松的書,讓思緒從悶熱中抽離;或者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比如瑜伽、冥想,通過調整呼吸來平靜情緒。如果負面情緒積累較多,可以和家人朋友聊聊天,把心里的煩悶說出來,在傾訴中釋放壓力。 對于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工作的人群,需及時為情緒“踩剎車”。戶外工作者可錯峰作業,避開正午暴曬;室內工作者若感悶熱煩躁,可暫離崗位到通風處深呼吸調節。情緒波動雖正常,但放任不管會影響自身及他人狀態。高溫終會消退,在酷暑時節,學會調適情緒是必備能力。愿我們都能在熱浪中尋得“清涼角落”,讓情緒安穩,生活從容。(王恩奎)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