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發向國旗鞠躬,心懷感恩也是成長底色
2025-07-17 11:34:1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近日,一則小學生進校時對國旗深深鞠躬的圖文帖引發網友點贊關注。極目新聞記者通過網文發布者了解到,這些鞠躬的學生來自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大寨鎮小田小學。7月15日,該校負責人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向國旗鞠躬是該校多年的傳統,學校并未強制要求。(7月16日 極目新聞) 在河南安陽一所小學,學生們每天背著書包走進校門,在國旗飄揚的方向駐足鞠躬。這一自發形成的傳統,如涓涓細流浸潤心田,既承載著對祖國的敬畏,又傳遞出對社會捐資助學的感恩之情,更折射出教育的溫度。當這樣的行為成為校園常態,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禮儀的傳承,更是一個民族精神的延續。這樣的自發傳統,值得被珍視與堅守。 自發形成的傳統,是德育最本真的模樣。孩子們向國旗鞠躬并非源于強制,而是對國旗天然敬仰的自覺表達。這種自發性,讓愛國教育擺脫了形式主義。他們或許尚未完全理解五星紅旗的歷史厚重,但躬身時的鄭重、凝視時的專注,已讓愛國的種子在心底生根。正如春雨潤物,無需刻意澆灌,德育的力量便在日常儀式中悄然生長。 從個體成長看,這一傳統為價值觀塑造提供了堅實支點。在多元價值觀碰撞的時代,如何讓愛國情懷在孩子心中扎根?答案或許就藏在這些細微的日常里。每一次躬身都是對“我是中國人”的身份確認,每一次凝視都是與國家歷史的想象聯結。當行為習慣內化為價值認同,愛國便從“他律”轉化為“自律”,成為人格中不可剝離的部分。 更深層次上,這一自發傳統是民族精神的薪火相傳。國旗是歷史的見證,是無數先輩用熱血鑄就的象征。孩子們以稚嫩的身軀向國旗致敬,這種跨越時空的儀式感,讓民族精神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傳承的具體行動。每一代人的鞠躬,都在續寫著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讓文化基因在年輕生命里煥發新生。 堅持這一傳統,需要教育者的智慧與堅守。學校可借此開展“國旗的故事”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繪畫、演講中深化理解;家庭中父母以身作則,在生活點滴傳遞愛國情懷;社會更應營造尊重國旗的氛圍,讓這一傳統成為全民共識。唯有各方合力,才能讓自發形成的傳統持續煥發生命力,成為培育時代新人的沃土。 小學生進校向國旗鞠躬,是教育中最美的風景。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德育無需驚天動地的口號,而是能在細微處生根,在堅持中生長。當這一傳統代代相承,愛國的敬意便會在無數心靈中匯聚成河,成為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守護這一自發形成的傳統,就是守護教育的初心,守護一個民族最珍貴的未來。(汪昌蓮)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