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向上取整”,維護消費者權益
2025-07-18 11:07:0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近日,媒體反映部分快遞企業向消費者提供服務時,存在攬收快件收費計重“向上取整”的情況。國家郵政局高度重視,迅速組織開展核查工作,指導相關寄遞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參照《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優化完善服務收費計重規則,并通過官方、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對外公示(公布),切實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7月18日《現代快報》) “向上取整”這個聽似計算術語的行為,在實際生活中卻早已演變成一種不公平交易的隱形陷阱。“向上取整”并不是消費者自愿行為,而是一種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霸王條款”。不僅如此,“向上取整”并不只是出現在快遞行業中,停車、使用共享單車、使用共享充電寶等領域都存在“向上取整”計量行為。國家郵政局迅速整治快遞企業“向上取整”的計費亂象值得點贊,但更關鍵的是,要以此為契機,深挖根源、建章立制,確保這類霸王條款不再“死灰復燃”。 “向上取整”表面上是計費方式的簡化,實質上卻是對消費者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的無聲侵蝕。在很多消費場景中,用戶明明只用了1.1個單位的服務,卻被迫為2個單位買單。這種“隱形多收”非但未告知消費者,甚至連明示規則都一筆帶過。消費者未必不是察覺,只是被動接受罷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行業“潛規則”,成為企業牟利的“灰色通道”。 反觀此次快遞行業的整頓,背后既有監管部門的有力作為,也折射出公眾對規則公平的熱切期盼。尤其是在高頻、剛需的民生領域,如快遞、交通、共享服務等,計費方式的每一處細節,都是與民眾利益息息相關的大事。倘若任由“向上取整”這類行為蔓延,勢必會助長行業亂象,侵蝕市場信用,損害社會公平。 更值得警惕的是,“向上取整”的邏輯,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技術性割韭菜”。它打著標準化、便捷化的幌子,把本該精確透明的收費變成模糊賬、糊涂賬。不僅不透明,還悄然制造了大量消費者“沉默吃虧”的現實。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零頭”,在高頻場景中不斷累加,所累積的利潤甚至成為部分企業盈利模型中不可忽視的部分。 因此,整治“向上取整”不能止于一次專項行動,而要建立常態長效機制。首先,要推動行業標準的剛性執行,計量方式必須公開透明,并納入常態化監督體系中,接受社會和公眾的共同監督;其次,要強化懲處機制,對違反明碼標價、公平交易原則的企業,應依法追責,讓違規成本高于違規收益;再次,要通過普法宣傳和消費者教育,增強公眾對價格規則的辨識力和維權意識,破除對“霸王條款”習以為常的忍讓心理。 與此同時,企業也應當轉變觀念,在服務中創造價值,而非靠規則模糊牟利。真正負責任的企業,是把服務質量放在利潤之上,把消費者利益納入商業倫理之中。在這個意義上,“向上取整”不僅是一種經營偏差,更是一種價值觀偏離。 監管部門及時出手,為行業撥正航向,但從根本上治理此類現象,仍需法治、標準、技術與誠信多管齊下,形成制度化的防火墻。每一筆費用都必須清晰、合理、誠信;每一個消費者都應當在公平中消費、在透明中支付。 “向上取整”背離了交易公平原則,透支了市場誠信,必須堅定地說“不”。唯有以法為繩,以責為尺,守護每一份應有的公平,才能真正構建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孫維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