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玩具可以仿真但風險不能成真
2025-07-21 10:09:30? ?來源: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 我來說兩句 |
杭州消防救援站的切割機轟鳴聲里,藏著一個令人揪心的細節:被金屬蒸屜卡住手指的孩子,直到救援人員用尖嘴鉗掰開鋁合金部件時,還攥著那套能“真煮真蒸”的迷你廚房玩具。這個本該充滿童趣的玩具,此刻卻成了傷人利器——這提醒我們:當兒童玩具越來越逼真,“仿真”的邊界若失守,“真實”的風險就會找上門。(7月20日 央視新聞) “過家家”是孩子觸摸成人世界的最初方式。但現在,“仿真”正在異化為安全風險。電商平臺上,迷你廚房玩具以“能燒開水”“可蒸雞蛋”為賣點,商家用“培養生活技能”的宣傳打動家長,卻悄悄突破了安全紅線。杭州市消防救援人員處理的案例中,金屬蒸屜的堅硬材質、孔洞尺寸本就不符合兒童玩具標準;而上海市質檢院的檢測更觸目驚心:這些“玩具”使用的220V電壓,比國家規定的兒童玩具安全電壓高出近10倍。當玩具鍋能產生足以燙傷的高溫,當迷你電器帶著220V電壓運行,“過家家”早已變成了“闖險關”。當商家把家電做成玩具的模樣,又把帶高壓的“玩具”賣給孩子,既是對標準的漠視,更是對生命的輕慢。 更隱蔽的陷阱藏在商家的文字游戲里。一款標注“兒童玩具”的蒸屜,在介紹頁末端卻注明“屬教具非玩具,不受玩具標準限制”。這種自相矛盾的表述,本質上是想用“玩具”的名頭吸引消費者,又用“教具”的身份規避安全責任。而那些造型如卡通水杯的爆米花機、標注“兒童節禮物”的棉花糖機,更是刻意模糊家電與玩具的界限。 守護孩子的“過家家”,需要重新劃定“仿真”的邊界。監管部門應聚焦“偽玩具”亂象,對標注“兒童使用”卻不符合玩具標準的產品嚴查嚴處;電商平臺要堵住審核漏洞,不讓矛盾宣傳誤導消費者;家長更需警惕“真煮真燒”的營銷噱頭,認準玩具安全標識。畢竟,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方式有很多,絕不需要用觸電、燙傷的風險去交換。 孩子舉著玩具鏟子的認真模樣,是童年最動人的風景。這份美好,不該被隱藏的風險驚擾。當迷你廚房不再需要消防救援來“解圍”,當仿真玩具守住“安全第一”的底線,才能真正成為滋養成長的養分——這才是玩具應有的模樣:讓想象盡情飛翔,讓風險無處遁形。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