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電詐“阻錢”還要“攔人”
2025-07-24 11:11:24?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昨天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力推進預警勸阻和技術反制工作,最大限度預防案件發生。國家反詐中心累計下發資金預警指令2036.8萬條,各地公安機關累計見面勸阻2821.5萬人次,有效避免群眾財產損失。 看完這組數字,只能用“觸目驚心”來形容。先看第一個數字:2036.8萬條。國家反詐中心App于2021年3月15日正式上線,到今天還不到4年半時間,僅僅下發資金預警指令就這么多,平均每年超過400萬條,每天超過1萬條,足見電信詐騙暗流之洶涌。再看第二個數字:2821.5萬人次。到了當面勸阻這一步,說明電信詐騙已進入最后環節,距離詐騙成功只有一步之遙,可見準受害者基數之龐大!繼續看第三個數字:3151億元。權威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國家反詐中心累計緊急攔截涉案資金3151億元(見6月19日《人民日報》)。請注意,這只是攔截成功的數字,加上“漏網之魚”,總數有多少,恐怕誰也說不準。 在與電詐分子斗智斗勇過程中,國家反詐中心和各地公安部門出臺了許多高招,見面勸阻就是其中之一。一些受害者被騙子一環扣一環的話術洗腦和心理控制之后,對騙術深信不疑,別說瞞著家人操作,就算家人發現了,有時也勸不動。此時,反詐民警出面勸阻,有公安機關的公信力背書,事情往往就有轉機。6月18日,合肥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接獲電詐線索,立即派出民警當面勸阻,成功攔截取款人尚未送出的116萬元現金及價值70萬元的黃金,整個過程可謂步步驚心。 從反詐民警當面勸阻說開去,是否可以將業務進一步拓展,“阻錢”之外,考慮“攔人”?此話從何說起?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近段時間以來,多地媒體都報道了家長尋找高中生孩子的新聞,家長求助的情節高度雷同:孩子聲稱外出旅游或打工,在家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到了邊境城市,然后就失聯了,最后位置顯示在境外電詐園區里。毫無疑問,他們多半是被電詐集團誘騙進了“虎穴”,等待他們的命運是什么,想都不敢想。 從過往披露的案例來看,除了極少數之外,多數受害者都是先到國內邊境城市然后再被人通過各種途徑帶出境的,假如成功將他們勸住攔住,電詐集團騙人出境的陰謀就不可能得逞。比如,邊境管理部門在旅游旺季啟動AI預警系統,當識別到青少年單獨購買赴邊境機票時,給其父母或監護人推送防騙提醒;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公安機關適時介入,對有出境傾向的青少年進行詢問、勸阻。 從單純的騙人錢財到誘騙青少年到境外從事電詐犯罪,電詐犯罪的內容與手段不斷升級,危害也在持續擴大、深化,反詐工作要不斷調整策略,提升“顆粒度”、筑牢“防火墻”,讓詐騙分子無計可施、無處遁形!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