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資金豈能淪為“唐僧肉”
2025-07-30 10:58:4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近日,河南平頂山就“魯山縣花費715萬元修建牛郎織女雕塑”事件發布情況通報。經聘請第三方工程咨詢公司對該項目重新核算,核定結算造價為2071949.29元,虛高原價兩倍有余。在各地都在過緊日子的背景下,財政資金卻被當成“唐僧肉”、利益方的“提款機”套取,著實令人憤慨。 事件背后是決策程序混亂和監管全程失守。問題項目從籌劃到建成層層闖關,通報中明確指出當地縣委、縣政府決策不規范、監管不到位,但這是官商勾結蓄意為之,還是監管單位無意失察,并未提及。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更存在先建后招、圍標串標的問題。有不少網友感嘆,真不知道類似的項目到底還有多少。 從有關部門和媒體披露的情況看,該事件確非孤例。近年來,在審計、紀檢、財政等多部門協同治理下,財政支出亂象得到有效遏制,但造假騙套、挪用擠占財政資金,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問題仍屢禁不絕。不久前發布的《國務院關于202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披露,有的地方將跑步機、杠鈴納入“先進教學及科技設備”清單申報項目;有的地方不補齊農村學校學生食宿短板,卻斥資380多萬元為另一所學校購置190株黃葛樹、銀杏樹……手段五花八門,影響十分惡劣。 財政資金本應用于謀劃發展和改善民生,在當前各地財力緊張的形勢下尤其要提升支出能效,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把財政資金當成“唐僧肉”騙套、揮霍,不僅觸犯法紀、損害政府公信力,更會影響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勞民傷財,令廣大人民群眾深惡痛絕。 亡羊補牢猶未晚。針對騙套、揮霍財政資金,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問題,各地應強化排查審計,嚴肅懲處、嚴厲打擊,也應舉一反三、以案促改,找準問題癥結所在,查漏補缺、健全機制,保障每一筆財政資金支出都能達到預期。 (本報評論員牛少杰)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