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院士當打,受騙者當反思
2025-08-08 09:34:51?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近日,一名聲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阮少平”的男子引發質疑。據澎湃新聞報道,在中國科學院官網目前公布的院士名單、外籍院士名單、已故院士名單以及已故外籍院士名單中,均查無此人。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阮少平”這一身份系偽造。 阮少平打著偽造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旗號,已在教育界游走多年,不少中小學中招。除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這一身份,阮少平在各類演講PPT、視頻里還附有“小湯山醫院政委”“火神山醫院政委”等身份,馬甲之多、行業跨度之大令人咋舌。事實上,阮少平的騙術并不高明。他冒充的是一個在官網即可查證的身份,且其自稱的其他諸多“正職”頭銜也均可被公開信息迅速證偽。然而,他卻屢屢得手、如魚得水,輾轉于多個活動中,把一群人騙得團團轉。 近年來,類似的“假院士”行騙事件并不鮮見。名不見經傳的曹玉磊冒充“清華經管學院院長”與企業董事長完成戰略簽約;魏新河胡謅一個大學教授假身份、東拼西湊一篇劣質論文,就能混跡于各類學術論壇、研討會登壇開講……如“阮少平”之流,之所以能靠招搖撞騙被奉為座上賓,除了部分單位疏于審核外,也緣于當下教育領域存在的現實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但不限于:有一些學校在教育辦學中存在“唯帽子”情結和頭銜崇拜,致使學術騙子濫竽充數、混跡其中;有一些學術活動名為交流探討、互促共鑒,實為部分人自娛自樂、追名逐利的游戲。 “李鬼”要打,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擦亮眼睛、轉變認知。摒棄對帽子、頭銜的盲目迷信,這些“戲精”們也就不會有蹦跶的舞臺了。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