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飯圈文化”,是對體育精神的捍衛
2025-08-19 21:29:3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8月19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體育強國建設成就。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表示,“十四五”時期,圍繞提升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著力破解制約體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取得了新的進展。此外,扎實推進足球改革振興,理順體制機制,深入開展“假賭黑”治理,足球工作逐步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不斷加強體育安全工作,遏制“飯圈文化”。(8月19日 極目新聞) 8月19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傳來重磅消息: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在介紹“十四五”體育強國建設成就時,明確將遏制“飯圈文化”列為體育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這一表態不僅彰顯了國家對體育領域亂象治理的決心,更釋放出維護體育本質、凈化行業生態的強烈信號。 “飯圈文化”的畸形蔓延,早已成為體育領域的“毒瘤”。從粉絲無底線應援、網絡互撕謾罵,到數據造假、圍堵運動員,甚至延伸至“假賭黑”等違法行徑,其危害不容小覷。當體育賽場淪為流量戰場,當勝負榮譽被飯圈邏輯綁架,體育精神被嚴重扭曲,運動員的身心健康與職業生涯面臨威脅,青少年價值觀亦在潛移默化中偏離正軌。此番國家層面的重拳出擊,正是對體育本質的回歸與捍衛。 “十四五”期間,體育系統多措并舉,以制度之力破除亂象。一方面,通過深化足球改革振興,理順體制機制,從源頭遏制資本與流量對體育的過度操控;另一方面,以“零容忍”態度開展“假賭黑”治理,斬斷利益鏈條,筑牢體育競賽的公平底線。與此同時,加強體育安全工作,將遏制“飯圈文化”納入治理體系,既是對體育秩序的維護,更是對社會風氣的糾偏。 遏制“飯圈文化”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以法治為基石,構建長效治理機制。從網信辦“清朗行動”的十條措施,到《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嚴格落地,再到體育領域專項政策的出臺,多部門協同作戰已成趨勢。唯有壓實平臺責任、嚴懲違規行為、引導理性追星,方能根除亂象滋生的土壤。更重要的是,需重塑體育價值觀,讓“拼搏、公平、超越”的體育精神重新成為賽場主角,引導青少年從盲目追星轉向欣賞競技之美。 體育強國建設,需要清朗的環境與健康的文化支撐。遏制“飯圈文化”,不僅是為了當下賽場秩序的恢復,更是為了長遠體育生態的良性發展。當體育回歸其本質,競技的榮耀與拼搏的力量才能真正激勵人心,體育精神方能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正能量。 未來,我們期待在法治與教育的雙重護航下,體育領域徹底告別“飯圈亂象”,讓每一滴汗水都贏得尊重,讓每一次突破都閃耀純粹的光芒。這不僅是體育之幸,更是時代之需。(舒愛民)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