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管管職場里的“算法監工”了
2025-08-27 08:54:57?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算法已然無處不在,它當然也活躍在職場中。由此,《半月談》一篇文章發問:打工人與算法如何和諧共處? 這個問題,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目前雙方“共處”得可不算好。不妨想象一個畫面:你老老實實打份工,老板卻在你屁股下裝“監控”——有企業曾用高科技坐墊“監視”員工,將員工心率、呼吸、坐姿、疲勞感等數據“一網打盡”。這還不算什么,有的將電梯攝像頭與OA系統關聯,有的在員工座位下方安裝人體紅外傳感器,有的監測到員工電腦超過8分鐘不活躍就自動判定他們在休息,有的甚至在廁所安裝“坑位計時器”……無孔不入,各出奇招,這些“迷惑行為大賞”直教人嘆為觀止。 應當承認,對于員工,用人單位具有管理權;在工作時間內,對員工的行為、表現提要求、嚴規范,也完全合乎情理。可現實中,很多企業使用監測工具并非以知情同意為前提,有些甚至在侵犯隱私的邊緣瘋狂試探,或過度采集信息,或在非必要情況下大量獲取隱私,再“橫挑鼻子豎挑眼”……對其中所涉及的勞動者權益保護問題,有必要加以重視,及時強化引導、嚴格規制。 站在科學性的角度——使用算法,意在提升工作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據報道,早在2015年,亞馬遜就針對其倉儲管理構建了一整套人工智能效率監測及評估系統。據說為了不被系統“警告”,其員工連上廁所都要往返跑。而隨著技術的飛躍,越來越多企業學習此類“先進經驗”,爭相用算法來招聘、監督、辭退員工。仿佛越是用算法,其管理就越科學、越先進、越精細,其企業就越高效、越高明、越高級。果真如此嗎?去樓下買杯咖啡,就意味著工作不積極?在廁所待多了一會兒,就應該和“摸魚”畫等號?攝像頭前的“不完美”一定代表著員工的不合格? 再回到人之常情——算法沒有溫度,但人有血有肉。很多人都感受過那種被“抓包”的窒息感。少時,它可能來自突然開門的父母、悄然出現在窗邊的班主任;如今,一雙雙監視的眼睛更為深藏不露、更加悄無聲息。這種“監工”帶來的,只會是緊張、焦慮,是反感、抵觸。事實上,無論算法多“優秀”,打工人總會有棋高一著的小技巧。比如針對高科技坐墊,有人“不在工位的時候就放些重物上去”;為了防止老板監視自己,國外有工程師專門設計了一套系統,只要老板走近就會被自動識別,并將電腦界面迅速切換成工作模式…… 人工智能高速發展是大勢所趨,將算法引入企業管理必將成為常態。可越是如此,用人單位越應多一分清醒:好心情也是生產力,輕松愉快的工作氛圍也是凝聚力、戰斗力。今后企業發展將更加倚重創新、創意,而充分的信任尊重才能更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倘若癡迷于將員工“捆”在工位上、困在“數字監牢”里,那與自廢武功何異?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