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民具有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光榮傳統,在革命戰爭年代,全省人民積極參軍參戰,配合支持,不惜損失財產和犧牲生命,為中國革命勝利和人民解放事業作出重要歷史貢獻。在強渡湘江、飛奪瀘定橋、攻占天險臘子口等許多戰役中,福建子弟屢建功勛,一連串閃光的名字,彪炳千秋。[詳細]
新中國成立前,在共產黨領導的軍隊里,雖然缺醫少藥,但也在極其危險、艱苦的環境下創辦了許多醫院。如工農紅軍長征時就設有18所醫院、2個療養院;在抗日戰爭時期開辦地下醫院達50所;在解放戰爭時期,不僅軍隊中有各級各類醫院,而且解放區的許多縣城里也都建有醫院。這些醫院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 ...[詳細]
福建人民具有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光榮傳統,在革命戰爭年代,全省人民積極參軍參戰,配合支持,不惜損失財產和犧牲生命,為中國革命勝利和人民解放事業作出重要歷史貢獻。在強渡湘江、飛奪瀘定橋、攻占天險臘子口等許多戰役中,福建子弟屢建功勛,一連串閃光的名字,彪炳千秋。[詳細]
紅軍在武裝起義和反“圍剿”斗爭中不斷發展壯大,作戰形式逐漸向正規兵團轉變,需要多兵種協同作戰。為此,在中革軍委的領導下,紅軍相繼建立了一些??茖W校。這些學校的成立是反“圍剿”戰爭發展的必然結果,標志著紅軍教育向專業化邁進,也為解放軍后續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詳細]
第一面軍旗的主要設計者是何長工,陳樹華、鐘文璋負領導責任,楊立三是事務性工作的幫助者。1988年1月9日,新華社電、人民日報刊載《何長工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一文中指出:“是他,1927年參加了秋收起義,并親自設計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的第一面軍旗。”[詳細]
由于長汀物產豐富,種棉花的農戶不少,后來紅軍在長汀建立了第一家中華織布廠。這家紅軍織布廠和中華蘇維埃被服廠一起,為紅軍和后來在瑞金的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提供了大量軍裝和軍用棉被。[詳細]
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浴血榮光》以“黨的建軍路線”為敘事主線,藝術再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初創時期的偉大探索,展現了從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到遵義會議實現偉大轉折這一歷史進程。[詳細]
《浴血榮光》通過對群像的刻畫繪制出革命英雄譜,彰顯中國共產黨為了人民的幸福而浴血奮斗,讓曾經的革命燃情歲月再次感染當下觀眾,中國革命不是老照片里的陳年往事,而是一群年輕人用生命書寫的赤誠浪漫。[詳細]
福州歷史悠久,建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市目前已挖掘的革命遺址有近300處,這些革命遺址,有黨的重要機構舊址,有重要黨史人物的故居、舊居,有重要事件、重大戰役戰斗遺址,有重要影響的革命烈士事跡發生地或墓地等。它們是鮮活的革命史和愛國主義生動教材,是鮮明的黨 ...[詳細]
賴際發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閩西革命根據地的“農運”骨干,是福建省農村最早的團組織負責人,他早年加入南昌起義部隊,是長征途中的出色“糧秣官”,是新中國建材工業的奠基人。[詳細]